社交网站的努力值得嘉许 但复兴尚需时日
这是一篇2012年底的旧文,现在读来依然感触良多。互联网业务的发展,不论电商还是游戏,不论内容还是服务,都要和 人发生关系,最后都是社交潜力在影响它的生命力和扩展性。国外Facebook与LinkedIn,国内微博、微信与小米,它们的爆发与成功证明了这个道 理,值得再次细细体会。
来源: 互联网周刊 2012-10
最近,国内几家较大的知名社交网站如开心网、人人网等相继改版,沉寂多时的SNS网站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,成为热议的话题,对于社会服务网站的生死前景 的讨论再度甚嚣尘上。窘则思变,变则通,通则达,但SNS网站的扎堆改版是凤凰涅还是苟延残喘?改版必然会带来新鲜的元素让用户眼前一亮,但有时外因可以 起到决定性的作用,中国的SNS网站之所以在经历了短暂的火爆后归于平寂,不仅仅是因为中国SNS网站自身的原因,这其中,中国社会的深层次原因发挥了重 要的影响。中国SNS网站改版的努力值得嘉许,但社会结构的制约是无法避免的,在一系列外部条件尚未具备、时机尚未成熟以前,SNS网站很难在中国获得如 日中天的地位,自身的改版并不能即刻力挽狂澜。
开心、人人改版欲挽狂澜
近期,开心网对其个人首页进行了上线4 年 以来的首次改版,目前,开心网的新版个人首页已向全部用户开放。与老版相比,新版最大的特色是鼓励用户间互动,从游戏社交向关系社交矫枉,回归社会化功 能。在新版个人首页的顶部,“写记录”、“传照片”、“记心情”三个新标签被重点突出,取代了原来的“活动”和“话题”,对UGC(用户产生内容)极为倡 导;同时也加强了对用户间互动的引导,如突出了好友过生日送礼物、好友照片。
开心网改版后的典型UGC模式让用户参与其中,在网上留下更多的原创内容,主题更贴近用户的日常生活,能够让用户的亲友们及时知晓其最新动态。
开心网在个人首页的右侧增加了“我的好友”板块,且好友头像边设有“在线聊天”块,方便了用户直接与好友交流。此设计模式与IM客户端类似,使得用户与好友之间的交流更加自由,更显社交化,让社交概念真正地具体化、得以施行。
开心网首页上的“好友生日”提醒被独立突显,而不再被湮没在众多的好友动态信息中,更加直接和人文,生日是绝佳的社交机缘。
新版开心网的“好友照片”也被从好友动态中提炼出来,用户可以评论和转发,这种形象的照片互动模式使得社交更加亲切。
改版开心网在用户动态中增加了好友头像显示功能,同名不同人的辨别问题迎刃而解,更加直观,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。
在页面风格上,与旧版比,新版整体上更清新简约。用户对此褒贬不一,部分用户表示不习惯,“还是原来的好”,要求“参考一下大家的反馈”;但也有用户表示喜欢新版,认为“新版页面比较清爽,看着很舒服”。
开心网的此番改版也是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,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上传分享信息。开心网已开始调整战略发展方向与组织结构,并将移动互联网作为 2012年的重点发展方向。开心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,新旧版将会并存一段时间,以满足用户的习惯需求,在首页有新旧版的切换机制,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 好自由选择;初期的改版只是首页的变化,以此试探用户的反应和市场的反响,并会积极吸纳用户的反馈意见和建议,适时进行调整和改进,以此为鉴为其他子页面 的改版铺路,改版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会在一个月内陆续完成。
由校内网转型而来立志做全民大社交的人人网,也不失时机地进行了改版。新版增加了探索频道,更新了发布器外观,可自定义菜单顺序,首页音乐盒可直接听歌。
人人网探索频道采用时兴的瀑布流展示,可以“发现热门的视频、照片、日志”,可根据用户的兴趣定制个性化话题,鼓励用户挖掘出自己喜欢的内容,让新鲜事源源不断;在首页,留言、好友申请、圈人请求等通知会出现在上方。信息的获取、呈现方式和体验有了突飞猛进的革新。
人人网修改了发布器的外观,用户可以直接在发布器中进行发布信息、上传照片等操作。这一方式类似微博的发布框,加上搜索,人人网试图进行各种功能应用的融合。
新版人人网允许用户自定义菜单,可以移动和移除相关应用,把喜欢的应用添加至常用位置,并能自由调整菜单的顺序。
改版人人网首页左下角的轻电台可以直接听歌,随时开启音乐,并且不影响阅读,可以实现边听音乐边看新鲜事。
不仅此,人人网的小站、相册等主力产品也都重装上线。相册是其最看重的应用之一,此次改版增加了批量操作、排序、美化照片等新功能,浮层式浏览方式不仅充满了质感而且提高了点击效率,新鲜事中的图片也变成了大图。
新版人人网在外观上也有了显著的变化,给人简洁清爽的视感。新版本对功能予以归类和简化,有网友反映新版有序,上手很快。
人人公司副总裁黄晶表示:“改版其实早该做了,目前展现在大家面前的,是更轻、更快、更便捷的人人网,是形式上极简、内容上却无比丰富的人人网。我们在 用户体验及社会化内容上做了大量工作,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眼前一亮,真正意识到人人网是一个有着优质内容的线上沟通平台”。
有业内 人 士指出,作为国内最主要的两个社交网络平台,开心网和人人网改版升级,除了适应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需求外,针对性“增强用户的参与度”在众家社交网络平台 中已经达成了“共识”。开心和人人改版的核心诉求一致,便是强化用户关系链。中国SNS网站重游戏轻社交的先天缺陷从一开始就广受诟病,这次的改版可谓拨 乱反正,回归情感本真,是SNS网站的背水一战,试图在微博的围追堵截下突围,于社会化媒体圈内获得生机,这是值得赞许的。
改版努力暂难逆转颓势
点滴的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,但SNS网站当前在中国的式微有着众多的复杂原因,网站自身的原因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,外部因素也对中国SNS网站的存发起 着决定性的影响。SNS网站不融于中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,在某些方面并不契合中国人含蓄的民族心理和内敛的民族性格,它所体现的玩乐和闲散特征亦与 中华传统文化相悖,这些结构与文化原因均是掣肘SNS布局中国的强力因子。
且不说SNS网站的改版能否完全回归社会化,即使是彻底社会化的SNS网站在当下中国的环境土壤中,也很难获得舒适的生存,至少会营养不良。SNS的改版方向是正确的,但是欲东山再起还为时尚早,需得卧薪尝胆等待时机的成熟。
SNS网站的生死劫
SNS网站是中国社会化媒体的开启者,但却不是领导者,在经过了短暂的辉煌后日渐式微。
2009年在中国风靡一时的SNS网站却在2010年纷纷倒闭,陷入生死危机,2010年7月360圈、蚂蚁网等网站相继倒闭。此后竟一蹶不振,至今尚无东山再起的迹象。现在SNS网站的风头完全被微博盖过了。
外力消解SNS网站内功
SNS网站的危机来源于使用网站的人的危机,而人的危机又源起自己本身和社会结构的双重作用。
用户对SNS网站兴趣锐减,激情退却,当用户的新鲜劲过去后,大量的用户开始流失。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,上线伊始中国的SNS网站主要通过几款网页游戏来吸引、黏住用户,但却没能不断推陈出新找到一种长效吸引机制,当用户玩腻了后,逃离是意料之中的事。
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真正强效关系的维系绝不是一种负担和消耗。而游戏社交耗费了用户大量的时间、心思和精力。游戏的互动是实时的,且游戏 过后很难留下值得回味的社会资本。许多人玩游戏成瘾,催生了网络庐舍一族,他们半夜定闹钟起床偷菜、上班无心工作玩游戏,扰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,影响了生 活、工作和身体健康,用户在心力上难以为继,注定会离之而去。
SNS网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交往平台,它使得人们以往彼此独立的各 不 同类型的社交圈产生了融合,消弭了各人际圈之间的界线,由此可能会带来交际的尴尬。戈夫曼曾提出情境决定论,认为人依据不同情境做出行为决策,而情境是分 割、独立出来的。每个人都会依据不同的社交圈(情境)决定自我展露和社会渗透的程度,人都会对某些人保留一些秘密,而对另外一些人敞开心扉。但SNS网站 却带来了梅洛维茨所说的“地域消失”效果,或会使人们失去言行前提,让人感到无所适从,这可能对现实的人际交往造成麻烦。也许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的老公竟 和自己的初恋男友联系上了,并且知道了许多你以前的事情,而这些是你不想让其知道的,有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烦恼,那么此后你在社会化媒体上的行为一 定会有所拘束。SNS网站在某些方面并不契合中国人含蓄的民族心理和内敛的民族性格,为了避免越界尴尬,一些人只得放弃使用。这一点也可从短信息在中国十 分受欢迎上得到佐证。
当代中国人处于两难之中,人们渴望与他人情感交互,但又觉得这样做太浪费时间无益发展,现代人是孤寂的“罐头 人”。人有沟通的需求,需要向外界表达和释放,但是由于时间有限、交际面狭窄、忙于生存发展,人们每天和他人交流的时间极少,所以经常出现人的自我传播, 自言自语,包括独自哼曲唱歌。现代社会竞争激烈,人们的生存状态普遍不佳,凡有进取心的人大都忙着奋斗,于是很少舍得花时间与人沟通。就算有交流,也很少 有人愿意花时间去说一些对现实发展“无用”而被认为是“废话”的话,沟通主要以工具性为主,而SNS基本上属于闲聊性质。况且SNS在人际沟通上不如手机 便捷,现代人讲求效率,交流以功利性为要,SNS似乎更适合于有闲情逸致的人,而这类人目前还是少数,SNS网站还缺乏用户基础。
中 国与欧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,自然SNS网站在两处也就冰火两重天了。这与社会发展时期与现状有关,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。人们首先要衣食无忧尔后 才愿意花大量时间与人沟通说些无关奋斗的话。玩乐和闲散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上位的需求,这需要有底层需求的满足作为基础。
玩乐和闲散不为中华文化所提倡,被认为是不宜的,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压力也会对人们的SNS行为产生趋同影响。
SNS必定勃兴,但尚需时日
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,有利于SNS成长的外部条件并不完备,时机尚未成熟,当前SNS网站的改版并不能立马起死回生,其效益须着眼长远。SNS会被 暂时遗弃,待到社会福利充沛、人们的富裕程度普遍提高了,记者认为SNS必定勃兴,微博最终会演变为SNS网站的功能之一而非独立形态。SNS是大势所 趋,只是并不适合当下中国的语境,一旦时机成熟,必定普及。微博必去,SNS永生。